摘要: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張玉卓:高質量發展是幹出來的|濱海新區|張玉卓|辯證法_新浪新聞 ...
歡迎關注歐冶雲商微信公眾號:ouyeel
近期“毒電水壺”占據了各種新聞頭條引得眾人驚愕,從普通消費者、政府質量監督機構、不鏽鋼製造商、到食品用具生產商都卷入其中,眾說紛紜,讓人難辨是非。
上周小歐發原創貼辟謠,水壺先別丟!關於“毒電水壺”專業的辟謠來了!夥伴們在留言區的討論熱烈,更是留下了很多延伸問題。小歐非常重視夥伴們的疑問,整理後發給了寶鋼不鏽鋼技術中心,食品接觸用不鏽鋼專家——駱素珍博士,駱博士非常嚴謹地做了如下解答,希望答案各位滿意!
那些生活中與食品接觸的不鏽鋼
你真的懂嗎?
常見問題一:不鏽鋼真的不會生鏽嗎?生活中使用的不鏽鋼器具生鏽了怎麽辦?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不鏽鋼的不鏽是相對的,包打天下、絕對不鏽的不鏽鋼是沒有的,一般Cr、Mo等合金含量越高的鋼種,腐蝕環境的適應性越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不鏽鋼器具如果使用後注意清潔、幹燥,一般不會生鏽。一旦生鏽,及時用粗布擦拭就可去除,也可以用醋浸泡去除。
常見問題二:最好不要用不鏽鋼茶杯泡茶?最好不要用不鏽鋼鍋炒菜、煲湯?經常使用不鏽鋼食品器具對人體有害嗎?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如果是個人喜好,這些說法無可厚非。如果是出於食品安全考慮,這些說法比較片麵,沒有科學依據。金屬離子析出量低於食品安全標準限值的不鏽鋼鍋和茶杯,炒菜、煲湯和泡茶均沒有安全問題。其實鐵鍋的金屬離子的析出量並不比非標200係的低,雖然,鐵鍋中的Cr、Mn等均是殘留元素,含量很低,但由於鐵表麵沒有鈍化膜保護,析出量也是較高的,當然基本上均在安全標準限值內。即使是陶瓷或玻璃的茶杯也應滿足相應的安全標準,才適宜選用,因為,其原料中也可能含有重金屬元素,在使用過程中同樣有遷移析出的問題。
經常使用滿足食品安全析出標準限值的不鏽鋼食具器具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不鏽鋼已經有近90年的應用曆史,尚無因食具器具導致中毒的案例報道。
常見問題三:不鏽鋼材質中的金屬元素會遷移嗎?金屬遷移量達到多少對人體有害呢?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會遷移!如果用我們的手去直接接觸不鏽鋼,不鏽鋼中金屬元素Cr、Mn等元素當然不會遷移到人的身體裏麵,因為這些金屬元素是以非常強大的金屬鍵結合在一起。但是食品器具通常會與各種食品接觸,譬如自來水、鹽水、果汁、醋、醬油、檸檬酸、體液等等,這會導致器具表層的原子會與溶液發生反應,使得金屬原子遷移到溶液中。如果食用這些食品,自然會進一步進入人體。
那麽遷移量達到多少會對人體有害呢?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不能簡單回答。但隻要低於標準限值肯定是安全的。但是,可以從相關的法規及標準的角度來判斷,因為這些法規和標準的建立是基於係統的、長期的研究與評估,而非某個專家的簡單判斷。一般來說,Cr含量在13%以上,其金屬離子的析出量是較低的,均能滿足中國、德國和意大利食品安全標準。歐盟是世界上研究接觸食品器具材料最早、也是最深入的組織,並於2002年就建立了食品安全快速預警係統(RASFF),目的在於通暢食品安全信息的交流。歐盟一直密切關注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性,不斷出台、更新關於食品接觸材料的法律法規、標準限量,檢測方法等。
不同國家對於食品接觸製品的金屬遷移標準有所區別,檢測方法也有區別,很難從數據上直接比較。但是從已有的經驗來看,對金屬遷移要求從嚴格到寬鬆依次為:
實際上,意大利是歐洲不鏽鋼食品器具的中心(德國是電子與機械),因此意大利標準受到更廣泛的認可。在近幾年,從中國出口意大利的小家電產品中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頻繁遭受歐盟RAFSS通報,被通報的產品均為家用廚房用品,包括電水壺,電烤箱,油炸鍋,絞肉機等,主要就是因為金屬遷移如鉻、錳、鎳超標。很多情況下是通過了德國的LFGB檢測,但是無法通過意大利的標準,更無法滿足歐盟兒童專用標準。
常見問題四:什麽樣的不鏽鋼食品器具,能滿足法律法規對金屬遷移量的要求?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這個與材料的化學成分密切相關,也與選擇的標準體係有關。不鏽鋼可以粗略分為:
含Cr的400係(如430)
含Cr、Ni係的300係(如304)
含Cr、Mn、Ni的200係(如201)
典型的成分、性能及價格如下表。
▲
耐點腐蝕性能是評價材料腐蝕性能的重要指標,從表中可以看出,304的耐腐蝕性能高於430與美標201,更遠遠高於國產非標201。根據目前的數據積累,其金屬遷移量的水平如下,與不鏽鋼的耐腐蝕性能有對應性。
(表中“不一定”是因為檢驗結果存在波動,不能100%滿足要求)
▲
因此,304毫無疑問是最佳選擇,可以滿足最苛刻的歐盟兒童專用及護理用品要求,而國產非標201在不苛刻的檢測條件,如國內標準與LFGB標準下,也能滿足要求,但是一旦標準提高,如意大利標準或歐盟兒童標準,難以滿足要求。
常見問題五:200係列不鏽鋼到底可否作為食品用鋼呢?“毒熱水壺”由非標200係不鏽鋼製造,那麽200係為何被廣泛應用於國內食品器具?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可以。可否作為食品用鋼,不能看其是200係,300係還是400係,關鍵是看其在食品接觸環境中金屬離子的析出是否超出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限值,如果金屬離子的析出量在標準限值以內,均可以作為食品用鋼。
非標200係不鏽鋼一直是一類有爭議的產品,目前,其冷軋產品尚無合法身份(無相關產品標準)。近十年,200係產品的產量增加近10倍,已經達到600多萬噸,占據不鏽鋼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多。有如此大的市場需求,主要是源於其良好的加工性能、較低的成本和一定的耐蝕性。被廣泛應用於國內食具器具也是因為其較高的性價比,滿足不同層次使用者的需求。600多萬噸的產品在市場上流通,急需國家相關部門製定相應的標準或規範,來引導其合理應用,發揮其性能優勢,避免市場亂象。
常見問題六:如何正確判斷購買的食品器具材質是304,還是非標201?我們究竟該選擇何種不鏽鋼材料製造的食品器具?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食品器具材質是304,還是非標201?僅從外觀和磁性等簡便方法,老百姓是難以區分我們買的是304還是非標201不鏽鋼食品器具,這也是低成本的200係不鏽鋼容易被不良商家冒充成本相對較高的304、316等奧氏體不鏽鋼的原因。這就亟需行業協會或其它相關部門製定標準規範約束製造廠家,在食具器具上標識出所用材料的牌號,這也就更迫切的需要將非標200係納入國家標準,避免200係的無序現狀。有條件的話可以運用便攜式能譜儀檢測其成分來確定是304或是201材料;或用還原性酸如鹽酸腐蝕,如果很快有氣泡析出、器具變黑,那很可能就是非標200係或中低Cr的400係。
選擇何種不鏽鋼材料製造的食品器具?這完全取決於自身的要求了(就如同買車是買國產QQ還是進口寶馬)。換句話說,如果你要求苛刻,參照意大利標準或者歐盟兒童專用及護理用品對金屬遷移的要求,304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參考國家標準,國產非標201價格便宜,也是不錯選擇(當然如果一旦發生腐蝕,金屬遷移會加速,建議更換更好材質)。
常見問題七:國人熱衷於虎牌、象印、膳魔師等日本品牌,因為這些品牌首選醫用級不鏽鋼?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虎牌、象印、膳魔師等日本品牌首選醫用級不鏽鋼嗎?不確定這些品牌是否首選醫用級不鏽鋼。根據用途不同,醫用不鏽鋼也有很多牌號如420、301、302、304L、316L、317L等,這些不鏽鋼在汗液、體液、血液和食物環境中的耐蝕性也有顯著區別。實際上,如果僅僅是出於食品安全考慮,沒有必要選用過於高端或奢侈的品牌,如果是綜合考慮做工、美觀等因素,當然高端品牌是首選。
常見問題八:具有磁性的不鏽鋼是否可以裝食品或飲水,與沒有磁性的有何區別,各適合製造哪些生活中的不鏽鋼製品?
寶鋼中央研究院駱素珍博士解答:1.是否具有磁性,主要與材料的組織有關,鐵素體和馬氏體不鏽鋼具有磁性,奧氏體不鏽鋼(200係和300係)是弱磁性或沒有磁性。能否裝食品和飲水,不能根據是否有磁性來判斷,主要看其金屬離子的析出量是否在安全標準的限值內。
2.選材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如食品安全性、耐蝕性、硬度、成形性、焊接性和成本等,並根據產品用途以及用戶群來綜合考量和平衡。一般來說,Cr含量在13%以上的不鏽鋼,隻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其鋼中夾雜和組織控製正常,不管是200係、300係還是400係,不管是有磁性,還是沒有磁性,都可以用來製造接觸食品和飲水的器具。硬度比較高馬氏體不鏽鋼比較適宜製造刀具和餐叉/餐勺等,成形加工性能良好的200係和300係奧氏體不鏽鋼則適宜製造對成形要求比較高的器具。
◆ ◆ ◆ ◆ ◆
看了駱博士的解答
夥伴們對食品接觸用不鏽鋼
是否有了新的認知呢
快來留言告訴小歐吧
-END -
來源:寶鋼中央研究院 駱素珍博士
編輯:@喵小編
小歐個人微信號:ouyeelvip
歐冶夢想團隊出品
歡迎關注歐冶雲商微信公眾號:ouyeel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